编者按:
近年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能源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能投集团”)始终将“人才强企”作为战略支点,以“知行合一,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并汇聚了一批扎根绿色能源领域的青年才俊。他们既有专业领域的“硬本领”,又怀揣服务民生的“软情怀”;既深耕传统能源服务的提质升级,又勇闯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
即日起,能投集团联合济南日报推出“青绿新锐・能投未来”系列报道,聚焦2025年新入职的青年员工的成长轨迹,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青春之名诠释担当,以新锐之姿书写奋斗。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将见证青年力量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感受能源事业在薪火相传中迸发的蓬勃生机。走近这些“青绿新锐”,一起聆听他们与时代同行、与能投共进的生动叙事。
济南港华燃气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济南能投集团的民生服务重点企业,始终以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为核心,深耕综合供能多元民生服务领域。今年,企业吸纳了4位青年人才,以 “青绿新锐” 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以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为绿色能源服务注入青春活力,在各自岗位上践行 “知行合一,为人民服务” 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企业在传统民生服务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注入新希望,生动诠释了“人才强企”战略下个体成长与企业发展的紧密共生。
暖域新锋:
夯实基础守护民生温度
“能够投身供暖一线,守护千家万户的温暖,是我职业理想的最佳实践。” 青年新锐孙绪瑞,选择济南能投集团港华能源公司,正是源于这份工作与自身服务基层群众职业规划的高度契合。
作为新生代从业者,他认为既要扎根行业根基,更要以先锋姿态探索未来,自己的 “新锐” 并非推翻传统,而是以敬畏之心传承行业根基,以破界之姿重组技术要素,努力成为绿色能源转型中的 “毛细血管级” 推动者。
初入运行管理部时,孙绪瑞曾有过紧张与忐忑,担心难以跟上工作节奏、无法胜任任务。但师傅及时的鼓励 “别怕犯错,有问题就多问” 让他信心倍增。在后续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和求教,他逐步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技能,而运行管理部乃至整个港能集体展现的温暖,更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归属感。
为更好胜任工作,孙绪瑞明确了三大学习方向:深入了解各供暖换热站点的设备状态、工艺流程及日常运行要点,熟悉各站点基本运行情况;熟练掌握三平台操作流程,确保高效准确运用;在实践中跟随师傅强化理论学习,学深悟透相关知识,为未来独立解决问题夯实基础。
当前,孙绪瑞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即将独立承担神武片区的供暖与运行管理工作,负责两千余户居民的冬季供暖保障。这份责任让他深感压力,更激发了迎难而上的动力。“这不仅是关乎民生冷暖的重大使命,让我体会到‘责任重于泰山’的分量,更是对前期学习成果的重要实践检验。” 他表示,唯有将压力转化为精益求精的行动,才能不负所托,确保千家万户的温暖。
“感谢集团赋予我们扎根成长的土壤与向阳而生的力量。” 孙绪瑞向集团表达感恩,他认为能投集团不仅是事业的起点,更是将 “为人民服务” 刻入基因的精神灯塔,以 “知行合一” 为标尺搭建了锤炼本领、践行初心的广阔舞台。
热线新声:
专业服务架起民生连心桥
在济南港华燃气能源有限公司经营服务部,王诗宇正专注地处理热线工单。这位金融管理专业出身的年轻人,凭借对 word、Excel 等办公软件的熟练掌握,迅速适应了新岗位。
王诗宇表示,加入能投集团大家庭,源于对家乡济南的热爱和对集团民生服务使命的认同。“能源集团‘一张网、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精神,让我决心投身这项民生事业。”对于“青绿新锐”这一标签,她有着深刻理解:“青代表青春活力,是新生力量对传统行业的积极冲击;绿代表可持续使命,聚焦能源转型的底层价值观;新锐则强调用非传统路径解决行业痛点。”
入职以来,公司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以及充满挑战的工作内容让她印象深刻。“校园里的‘正确答案思维’在这里需要重构,现在的学习更像搭建动态知识网络。”为快速适应公司以供热为主、多能协同的本地化能源服务体系,她认为需提升区域能源系统深度认知与政企协同与民生服务能力。
目前,王诗宇主要负责热线工作,解决用户不同需求带来的成就感让她着迷,而耐心和良好沟通表达能力则是应对挑战的关键。她创新提出以“提升冬季供暖弱势群体体验”为切入点,制定建立相关行动方案。通过联动社区居委会梳理特殊用户名单,分析采暖季工单定位痛点,为试点家庭安装蓝牙温控贴实时采集温度,设置 AI 阈值自动触发工单派送,与慈善总会合作提供温暖包服务并召开“银发听证会”优化流程。“这一实践正是‘知行合一’的体现,未来若试点成功,将推广至更多群体。”王诗宇说。
环保新程:
专业积淀赋能绿色转型之路
“‘双碳’目标的落地,需要技术革新与管理理念的协同发力。” 济南港华燃气能源有限公司运行管理部杨凯迪,凭借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治理的专业背景,正将学术研究与一线实践深度融合,为企业环保工作注入 “新锐” 动能。
杨凯迪认为,“青绿新锐” 的核心是用青年思维推动绿色发展。她将自身优势拆解为 “三重新锐”:依托公共管理理论洞察用户需求痛点,凭借环境治理研究把握政策导向,借助数智化经验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服务。入职后,她在多部门轮岗中积累一线数据,关注用户反馈的采暖季初期用暖等问题,为绿色转型找准切入点;计划通过短视频、漫画等年轻化传播方式,普及新能源供暖知识,让绿色理念更贴近群众。
入职以来,港能公司“传帮带”的成长氛围让她倍感温暖。为胜任工作,她急需提升供暖行业专业深度和数据工具应用广度。未来,她计划从运营和实操层面分析绿色能源转型升级案例和技术,结合本地需求和政策要求,为公司“绿色”事业战略发展贡献力量。“我将把工作与群众民生福祉紧密联系,加强学习,成为综合型骨干员工。”杨凯迪说。
网安新盾:
数字思维筑牢能源安全屏障
苗雨濛,网络安全专业出身,擅长渗透测试和安全工具使用,致力于构建抵御网络风险的“防护屏障”。“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网络安全的坚实保障。” 苗雨濛将网络安全专业技能与供热服务深度结合,以数字化思维为 “智慧供热” 筑牢防护屏障。
作为 “青绿新锐”,苗雨濛擅长通过渗透测试挖掘系统漏洞,计划将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于供热调度:通过用户用热数据建模,优化供热方案,避免 “过供” 或 “欠供”,实现节能与体验提升的双赢。入职以来,他深入学习供热系统运行原理,重点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在巡检中既关注设备状态,也向用户科普节能知识,将 “为人民服务” 融入每一个细节。
入职后,港能公司专业亲切的团队氛围和复杂精细的工作内容让他惊喜。为更好胜任工作,他急需提升专业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苗雨濛打算从做好“倾听者”、当好“践行者”、成为“学习者”三方面入手,认真记录用户诉求,科普节能用热知识,学习行业先进经验。
苗雨濛的小目标是入职一年内熟悉工作流程,独自管理好一个片区的能源站。“我将以青春之力,与公司共同书写‘青绿’新篇章。”苗雨濛坚定地说。
济南港华燃气能源有限公司的这四位“青绿新锐”,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青春活力,在公司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他们在传统民生服务中融入新思维、新技术,为高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应对行业挑战时,展现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济南能投集团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像这四位新人一样的优秀青年人才。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未来,随着更多“青绿新锐”的加入,济南能投集团必将在能源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更大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少庆 通讯员:张帅)